摘要: 演艺圈与职场并无差别,如何才能成为企业的“明星员工”,或许我们可以从南北四位笑星身上收获成功的真经。
最近一段时间,因“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的迅速走红而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千层浪”,喜欢京津相声的人不满他“大蒜咖啡”的比喻,喜欢东北二人转的人则指责他“拿名人开涮”……但不管怎样,人们已无意识地将周立波与赵本山、郭德纲相提并论,冷静地看,你却不得不佩服周立波团队高明老到的“营销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讲,演艺圈与职场并无差别,“周立波、小沈阳”不过是一个企业、团体打造的“明星”员工,以达到追求企业利益的目标。如何才能成为企业的“明星员工”,或许我们可以从南北四位笑星身上收获成功的真经。
真经1:发现自己——找到那把刷子
或许是上海人的缘故,在诸多笑星中,我对周立波更熟悉些。大概是10年前赴韩国旅游时,我们一帮同事与周立波家人朋友同处一个旅行团。在四五天的旅行中,我发现周立波活脱一个上海弄堂里的“活宝”,聪明、搞笑、讨人喜欢但缺少心计,而当时他在上海滩已小有名气,虽然我们风闻他因打伤老丈人而遭到牢狱之灾;每当我们想“挑战”导游的旅行安排时,周立波和他的朋友一定会“出位”,替大家和导游交涉、协调行程,因此,旅友们都很喜欢他。
但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没能在舞台、电视上看到周立波,据说他下海了,还因为躲债而远走国外……直到2006年,经京剧演员关栋天的点拨,他在北京单口相声、上海独角戏和香港“栋笃笑”的基础上创立了“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并因此走红大上海。
反思1:做自己想做、喜欢做和能做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自己,比如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事情的话,他就会像漫游仙境的爱丽丝那样步入歧途或事业停滞不前。
无论是在严顺开还是周柏春的眼里,周立波天生就是一个“笑星”,浑身上下充满了“说笑”的细胞、学什么像什么,可他偏偏要下海做生意,结果将自己输得“一塌糊涂”……或许你会说,如果没有这种生活体验,也就不可能造就今天的周立波。不,我不赞同。我个人认为,成功于今天的周立波恰恰是因为找回了属于他自己的那把刷子,演员才是他真正适合的位置!
一个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才会成功,因为你要做的事情是你的内心渴望,你自然会倾注全部的能量、投入足够的时间,当你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得登峰造极时,你一定会名利双收!
真经2:差异化竞争——同一经度不同纬度
出于对上海滑稽戏低俗的认知,我对周立波的复出持不以为然的态度,但亲临剧场观看他的演出后,我被他的自省能力所折服,他就自己是否有必要走向全国(个人事业发展问题)提出了这样的思考:我是谁?(上海滑稽演员)……海派清口的特点是什么?(一个人一张嘴、一台戏)……我的能力有多大?(一天只能演一场)……我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我该怎么做?(只要让上海常住人口1888.46万人中的50%来看我的专场,我就成功了!)……
当你对自己认识不清或者没有选对适合自己的舞台,你就会像失去方向的风筝任由他人左右。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职场迷途者”找我做咨询,“我是谁?我有哪些优势或能力?哪种职业、哪类企业能让我事半功倍?我要走向哪里?成为怎样的人?……”这些是他们永远搞不清的命题。
学会自省,就是成功的一半。周立波将赵本山(小沈阳)、郭德纲和他自己比喻为“处于同一经度不同纬度”的人,这恰说明了他们清晰但各有特色的定位。赵本山(小沈阳)立足于东北三省,以“二人转”面向北方的众多平民阶层,小品的人物多为草根但主题贴切社会热点,为“国家喉舌”央视所接纳;郭德纲扎根于皇城根底下,以京津相声为基础,内容多与京城百姓的市井生活相关;而周立波则定位于上海这个倡导“精英、主流”文化的国际化城市,并将观众锁定为城市主体的白领阶层,以满足“精英”们关注时事、习惯犀利评判、追求社会归属感、喜欢“短平快”脱口秀的心理需求。
反思2:扫描环境,选对池塘钓大鱼
周立波在谈及他婉拒与郭德纲的合作时,用“大蒜咖啡”作比喻透析了南北文化的差异。的确,上海话在大多数北方同胞眼里,与粤语没多大差别,都属于“鸟语”级,长江以北的人很难理解语言中暗喻的诙谐。
“环境扫描”,就是要培养自己对环境、文化和气场的解读能力,从不同层级人群的言行举止和对问题的关注度中获得信息,从而确立自己“选对池塘钓大鱼”的行动方案。与大多数面试官一样,在甄选人才时,我关注人选的志向、价值观是否与招募企业的文化契合,我认为只有彼此的气场、观念一致,人选的优势才能发挥到极致!
真经3:拜准码头——缩短“蛰伏期”
在职场中,你与同事、上司间是一种共存共荣关系,绝非简单的上下级或依附关系。
小沈阳的走红离不开赵本山的提携,是赵师傅利用了自己的“品牌优势”和“渠道(央视春晚)垄断”能力捧红了小沈阳;而周立波的复出则少不了京剧演员关栋天的相助,是关大哥帮助周立波确立了个人优势(具有经商经历,善于模仿人物)和产品风格(海派清口);同样,郭德纲的成功得益于侯耀文的教导......因此,成功“笑星”的背后总有一个推动他成长的“贵人”(师傅或教练)。
经常被人问及,究竟是选择去大公司“美容”还是到小公司“健身”?我的观点是“美容健身”是一项长期投资,跟对老板远比公司的大小来得重要,尤其是职场新人。跟对老板、拜准“师傅”,将缩短你的职场“蛰伏期”,因为善老板、好师傅会成为你的“镜子”,帮助你尽快发现自己;在你成长过程中,他们则会扮演“指南针”,帮你明确成功的目标;当你需要机会展现个人才华时,他们则会为你铺设“管道”,成为你的“助推器”!
反思3:缔结人缘,关系是成功的助动器
“打工皇帝”唐骏认为,员工的晋升无外乎三个因素:工作绩效高、办事能力强和人缘口碑佳。在大型企业内,不乏智商高达150的聪明人,但这些人未必拥有好的人缘和蓬勃发展的势头。美国领导力培训中心针对经理人的研究发现,中层经理人在事业发展中被降职或长期得不到晋升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建立和维持积极关系的人际能力。
如果注意观察,你会发现:不少新任主管习惯摆出“领导的腔调”,动辄便向下属大声喊叫,或表现得“不近人情”,所谓的“坏脾气与职位同步发展”。事实上,越资深的主管越清醒,他们明白随着自己在企业金字塔中位置的不断抬高,自己的未来越来越取决于与上司、同僚和下属的关系,因为每个人的晋升都离不开别人的提携。
上一篇: 忠诚不是要做“听话的员工” 下一篇: 史上最牛实习生爆料:我在赶集网的两个月 |
读者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本词条展开的讨论,与本网站的观点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