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的蓝海市场面前,在国家大力打造新质生产力,鼓励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背景之下,“低空经济”以其新颖性、带动性、代表性和先进性,成为各地城市争先恐后发展的热门产业,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优秀代表。
01
深圳:加速迈向“低空经济第一城”
深圳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近年来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4年初,深圳出台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为低空经济提供了法律保障。
深圳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无人机配送、低空旅游、空中救援等。
例如,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开通了多条航线,为市民提供餐饮、快消品等配送服务;南航通用运营的梧桐山直升机空中游也深受市民喜爱。
据统计,深圳无人机及产业链企业数量已达1730家,形成了成熟完备的无人机产业链条,拥有大疆创新、顺丰丰翼科技等全球知名的无人机龙头企业,2022年产值达750亿元,占全国七成,光南山一个区的消费级无人机销量就“雄踞”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
深圳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全国领先,截至2024年6月,深圳市已建成低空起降点249个、开通无人机航线207条,并且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航线1000条以上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02
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
上海已集聚了300多家获得民航华东局批准的无人机通航企业,形成了从研发、系统、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及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发展,2022年发布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在未来空间领域明确提出要布局“低空经济”,并率先在全国提出开发eVTOL这一前沿新兴领域。
时至今日,上海已经吸引了全国约50%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头部创新企业,包括御风未来、峰飞科技、时的科技、沃兰特、磐拓等知名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上海在低空经济的eVTOL领域已经具有遥遥领先的优势。
2024年7月,上海市政府又发布了《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要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
连接江苏昆山和上海浦东的低空载客直升机航线就是我国首条跨省定点低空客运航线。
在上海的大力推动下,长三角地区有望持续拓展更多低空航线,形成更加完善的低空交通网络,“打飞的不是梦”有望在该地区率先实现!
03
北京:打造成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城市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北京发展低空经济似乎存在天然的缺陷,但是由于自身拥有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北京并不想错过这场盛宴。
北京作为首都和一线城市,也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
北京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包括无人机配送、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例如,北京一些景区和商圈开始试点无人机配送服务;同时,北京还在探索低空物流的更多应用场景。
北京低空经济在政策支持下取得了稳步发展,例如丰台区在全市率先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延庆区建成了55.2万平方米的“中关村(延庆)低空经济产业园”。
2024年9月30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将聚焦技术创新、安全管控、低空制造等多个方面,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全市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低空技术服务覆盖京津冀、辐射全国,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04
苏州:全力打造“12345”低空经济发展体系
苏州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她产业规模大、行业门类全、创新能力强、智造水平高、市场活力足、营商环境好,雄厚的产业家底为其发展低空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州政府层面也高度重视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围绕出政策、抓产业、拓应用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先后出台了《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苏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下达2024年度苏州市地方标准(低空经济专项)项目计划的通知》、《苏州市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试行)》等政策措施,旨在推动低空经济强势开局。
据苏州市有关政府领导介绍,苏州以安全发展为第一要务,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引领区、集聚区和先行区,全力打造“12345”低空经济发展体系,即:建立1个低空经济示范区;培育低空智造产业、低空服务产业等2大集群;打造低空航空器试验检测、无人机适航服务、低空经济发展创新等3个平台;搭建航路网、设施网、智联网、服务网等4张网络;拓展低空公共服务、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智慧物流、低空特色消费和低空航空器试飞检测5大方向应用场景。
05
杭州: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的领军城市
杭州是民航局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也是国内最早进行无人机城市场景商业运行探索的城市,开通国内第一条无人机急救血液配送航线、最早探索了无人机在城市物流场景应用,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生态。
杭州发展低空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自身在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民营经济、产业配套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积极推进“五链”协同,全力以赴推进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建设。
今年以来,从杭实集团发起设立的杭州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到“中国飞谷”在余杭区顺利揭牌,再到《杭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应声发布,杭州正一步步在关键处“落子”发力,通过全市域统筹、一体化推进的方式,力求抢抓低空经济发展先机。
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先发优势显著,已集聚低空技术领域的新动能新优势,将有效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初步统计,杭州已有近400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涵盖了无人机整机设计、产品研发、运行服务、测试验证、综合应用、培训销售等领域,已基本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全覆盖。
未来,杭州仍将以场景为牵引,以低空物流为行业切口,推动了无人配送先行先试,推进“三张网”(基础网、航线网、飞服网)建设,重点打造“3+1”场景应用,“3”为“低空+物流”“低空+治理”“低空+文体旅”三大应用品牌,“1”为“低空+客运”新业态。
06
广州: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
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百年来,广州陆续建成燕塘机场、大沙头机场、石牌机场、天河机场等十多个机场,开创诸多“第一”:“中国航空之父”冯如在广州开设首个飞机制造厂,进行内地第一次飞行表演、中国第一架国产飞机试飞、中国第一条国际航线开通等。
基于广州市丰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完善的支撑体系,广州提出“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目标。
广州市政府于今年5月份发布了《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
7月份又颁布了《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低空经济20条),就支持总部企业、整机和配套项目落地、申请适航审定、开辟航线、开展业务等方面列明量化指标,说明奖补金额或比例,并启动百亿金融授信,配合已组建的低空经济百亿基金,加快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主体,推动完善低空基础设施、低空科技创新环境和低空多场景应用。
在政策支持下,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如广州亿航智能在eVTOL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产品已经开始与多家主机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小鹏汇天也在飞行汽车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并签署了预订合同。
未来,广州的低空经济将向跨境飞行、商务定制、短途客运、文旅消费、物流运输、应急医疗、会展服务等关键运营服务领域迈进。
07
重庆: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
从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角度看,发展低空经济非常符合重庆的地理特征。
坐直升机,去“兜风”;打个“飞的”,去游河;或者,滑翔在山水间,浮光掠影一番,低空经济在重庆,可以说是极具“重庆特色”。
作为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的山城,重庆集大山区、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相当于坐拥了开发低空应用的天然场景,早已占据“起飞”的地利。
早在中国民用航空局发起“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行动之前,重庆就已经“先行”设立了首批“低空经济先行区”,分别是:巴南、永川、大足、梁平、武隆和两江新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产业基础好、应用场景多,政策力度大。
巴南区,90%是乡村,“低空+农业”的场景,最能找到安放之处;永川聚焦”低空+基建“,并试点飞行人才的培训;大足打造飞行器维修等,相关保障类基地;梁平,开发低空文旅的新业态,打造城市空中交通体系;武隆,试点低空应急救援,把“低空+城市管理”,规划得明明白白;两江新区,更是在先行区中“先行”了一步,打造低空经济全产业链。
2024年9月21日,重庆市政府发布《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再次从政策层面保障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出到2027年,新建通航起降点1500个以上,实现低空飞行“乡乡通”;低空飞行器数量年均增长20%以上,飞行架次、飞行时长年均增长25%以上;新增通航制造业投资200亿元以上,低空经济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000家,其中制造业类400家、消费运营类600家。
重庆发展低空经济还有一点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保留“火种”,打造龙头。
重庆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拥有“重庆地区首家甲类通用航空企业”、“重庆规模最大的通用航空公司”头衔,曾因债务危机而濒临破产,但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这家公司通过破产重整成功转型,现在主要发展低空旅游业务,提供直升机观光、空中婚礼等特色服务,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成为重庆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也跻身为重庆低空经济龙头企业之一。
08
成都: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成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迅速,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数据显示,近年来成都工业无人机产业规模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2023年成都工业无人机全产业链收入突破100亿元。
截至2024年8月,成都已集聚低空经济企业224家,全国占比4.12%,其中,不乏中航无人机、腾盾科技、沃飞长空这样的产业链主和赛道明星企业。
成都低空经济产业链较为均衡,已具备“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自主研制的无人机产品实现从10千克到吨位级全覆盖,从上游的研发测试到中游的制造组装再到下游的保障应用都具备不俗的实力。
成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还在不断拓展,已在物流、旅游、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实现应用,例如无人机配送快递、无人机灯光秀、空中广告等,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文化元素和经济活力。
作为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城市,成都在低空空域开放和管理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政策方面,成都市政府还出台了《成都市促进工业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成都高新区发展工业无人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成都高新区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28)(征求意见稿)》等多项政策措施并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另外,成都聚集了64所高等院校和多所设有航空技术优势学科的知名学府,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和创新资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成都市政府明确提出:“用好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成果,激活通用航空、工业无人机等产业优势,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09
最后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有望复制智能汽车弯道超车经验,成为当前国家战略性新增长引擎,这也是我国各城市不遗余力抢先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